应对新关税 部分商家开始加收“关税附加费”

主演:应对新关税 部分商家开始加收“关税附加费”

简介: 美国中文网报道 随着川普政府一系列关税政策的出台,尽管这尚未对美国整体经济造成明显冲击,但企业界早已行动。许多公司推出了“关税附加费”,并通过官网、社交媒体或顾客通信中发布新的价格策略。 意大利高端鞋履品牌Labucq在社交媒体上提到,美国即将对欧盟进口产品征收20%关税。尽管川普政府在4月2日宣布暂缓征税,但该品牌仍决定从4月15日起将售价上涨10%,并预计在5月7日再次上涨10%,以维持运营可持续性。 健康品牌Dame也采取了类似策略。该公司在结账页面自动添加5美元“川普关税附加费(Trump tariff surcharge)”,以反映制造成本的增加。 该品牌CEO费恩(Alexandra Fine)表示,公司多数产品在中国生产,受关税影响严重。“整个行业都依赖中国制造,我们已经看到变化。” 费恩强调,这笔附加费并不能完全覆盖成本上涨,但她希望顾客了解涨价的真正原因。“我们不想偷偷涨价,而是希望人们明白,这是因为政治决定带来的额外征税。” 更多公司也开始明示涨价计划。芯片制造商美光公司在上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称,其部分产品受到针对加拿大、墨西哥和中国的新关税影响,公司将把相关成本“转嫁给客户”。 楼宇自动化巨头霍尼韦尔(Honeywell)也在3月初调整了定价策略。公司对不包括软件和订阅服务的硬件产品加收6.4%“关税附加费”,并表示此举是“缓解关税影响的必要措施”。霍尼韦尔承诺,一旦关税取消,这项附加费用也会同步移除。 不过,也有公司借此危机进行市场营销。面对未来家具、电子产品和汽车等大宗商品可能涨价,部分企业发起“关税前促销”活动,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,以抢占销售先机。 对此,乔治亚州立大学商学院教授沙阿(Danish Shah)表示:“高关税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,而在不确定性环境下,消费者往往会高估自身损失,导致非理性的囤积行为。人们倾向于抢购日常必需品,担心价格‘明天就会翻倍’,于是产生‘反正迟早都要买,那不如早点买’的心理。” 例如,香料进口商Burlap & Barrel从危地马拉、冰岛、印度、土耳其等地小农场采购香料。上周末,他们临时将一场原本为“春季大扫除”准备的促销,转变为“即兴关税促销”,全站商品降价20%。 (编辑:西平)

展开

选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