乙型肝炎是亚裔社区的常见病之一。在美国慢性乙肝患者中,亚太裔病人的比例高达50%以上,慢性乙肝也是亚裔罹患肝癌的首要原因。
百康仁德医生集团的内科医生陈俊杰(Chun-Kit Chan, DO)指出,在他的华裔病人中,大约十分之一是乙肝病毒携带者。慢性乙肝患者在早期几乎没有症状,因此很容易被患者忽视。随著病情发展,患者可能出现黄疸、恶心呕吐、关节痛、胃右上部疼痛、没有食欲、尿液呈现茶色等症状。如果不进行治疗,大约四分之一的慢性乙肝患者会罹患肝硬化和肝癌等肝脏疾病。
陈俊杰医生表示,他曾接诊一位35岁、刚刚从中国移民来美的年轻病人,该患者除了感到轻微疲劳外并无不适。但血检显示,此病人患有慢性乙肝,并随后确诊肝癌。陈俊杰医生提醒华人,应当摒弃以下对乙肝的误区,正确认识和预防慢性乙肝,早发现早治疗。
误区一:慢性乙肝可以治愈
事实上,乙肝病毒是一种DNA病毒,现有药物只能抑制病毒的复制,有效防止其对肝脏的进一步伤害,但无法根治慢性乙肝。因此,乙肝病毒携带者在病情得到控制的情况下,也应定期进行检查。
误区二:与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起吃饭会被传染
事实上,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和体液进行传播,不会通过空气和饮食传播。因此,与乙肝病毒携带者一起进食、肢体接触,触碰他们碰过的物体,并不会感染上病毒。但民众不应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共用可能被血液污染的物品,如牙刷、剃须刀、指甲钳、针头等,性接触时也应做好保护。
陈俊杰医生提醒,华人作为慢性乙肝的高发群体,应定期通过血检筛查乙肝病毒。而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家属、医护人员等高危人群,而应该做好筛查。
误区三:成年人不需要接种乙肝疫苗
事实上,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最有效方法,健康的成年人应考虑接种疫苗。民众应在6个月中,完成三针的乙肝疫苗接种,才能形成有效保护力。
陈俊杰医生目前在百康仁德旗下诊所看诊。地址:唐人街勿街(Mott St)2号305室,电话:(212)791-6968。